·
日本政府宣布,將為工業及電力事業使用碳捕集技術,以及後續所需的地底封存等提供補貼。
碳產業新聞網站Carbon Herald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訂下2050年底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並計劃於2026年讓排放交易制度上路。
預期許多碳排大戶將被要求採取重大調整措施,例如將二氧化碳封存於地底。然而日本的碳封存成本預估為每噸1萬至1萬8000日圓(約新台幣2105至3790元),相比之下,歐洲相關成本僅約70美元(約新台幣2304元)。
這也顯示若要向日本的產業界推行將碳封存於地底的地質碳儲存,就不能沒有政府支持與挹注。
日本政府如今提出補貼碳捕集與碳儲存成本之間的價差,像是若參與挪威的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可獲10年的價差補貼,參與英國項目的補貼則可到15年。
針對工業排放者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運輸至封存地點,以及地底封存過程所需成本的相關討論與法律架構制定,預計本月展開。
資料來源:https://news.cts.com.tw/cna/general/202501/202501182428117.html(譯者:王嘉語/核稿:陳亦偉)1140118
免責聲明:
- 本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淨零行動聯盟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