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台灣能源政策下一步? 簡又新:依經濟發展、環境永續、公平正義三原則找答案

2024年8月16日

 

演講、致詞、主持會議、擔任評審,攤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的行事曆,看來密密麻麻,他的時間表幾乎被切割成每30分鐘為一個單位,往往席不暇暖,這個行程才剛結束,又要趕往下個行程,現在的簡又新似乎不比他擔任部長和大使時來得輕鬆,他卻已習慣這樣的忙碌,其中最大的驅力,就是推動永續。記者特別訪談簡又新董事長,從他認真而專注的外表下,發掘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當過大學教授、環保署長、交通部長、外交部長、駐英大使(代表),以您的資歷早就應該含飴弄孫,是什麼原因驅動您退休後推動永續發展?

簡又新(以下簡稱「簡」):我出生於戰後嬰兒潮,這是幸運的一代,也是辛苦的一代,我們有種想為國家社會做一點事的使命感。1987年環保署成立,我擔任第一屆環保署長,那時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經濟高度成長卻也伴隨了環境被破壞。

擔任環保署長時,看到台灣地貌被破壞、河川和空氣被汙染,民眾為了反五輕和六輕,曾兩度包圍環保署,雖然幕僚一再勸我不要出面,我還是走到第一線和抗議民眾溝通,畢竟抗議群眾只是和我們意見不同,並不是壞人。

後來我到外交部,又當了駐英代表,看到各國都將環境保護提升到永續發展,許多社會、經濟、環境的問題,已非單純的環境保護可以解決。所以我離開政府之後,就決心投入永續的工作,當時沒人聽過永續,這是一條很孤獨的路。

現在大家都注意到永續的重要性,我每天至少有兩、三個行程,有時更多,很多單位喜歡把永續活動排到周末和假日,忙到分身乏術,雖然累得要死,但樂在其中。

有人說我們很會掌握趨勢,投入現在最夯的永續發展。但我們已經投入了17年,前面那十年,幾乎無人聞問。

第三屆亞太永續博覽會8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世貿展覽館登場,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為開幕典禮致詞。記者陳靖宜/攝影

記:是否曾經遭到外界的質疑和誤會?例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的企業永續獎,被指為得獎率過高,幾乎人人有獎,有助長漂綠之嫌?

簡: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是一個NGO(非政府組織),政府既不補貼,我們也不對外募款,我們要有自己的Business Model (獲利模式),就像社會企業既要做公益,也要能賺錢,才能永續經營。

人都需要鼓勵,鼓勵的力量大於處分。我們沒有棒子,但有蘿蔔,我們不只會頒獎,我們也有加速器,我們的步驟是先倡議,和許多大學、醫院簽約;再教育,舉辦訓練課程;再依據國際準則訂出規範,再舉辦永續獎並鼓勵企業參賽。

我們也從大學及公部門,找來教授、大學校長、退休院長和部長擔任資深評審,我們還透過訓練和考試,培育出許多志工評審,志工評審打出來的分數,打太高或太低都會被去掉,只取中間那一段分數,就是避免太過主觀,務求公平公正公開。

國內半導體大廠日月光曾因廢水汙染高雄後勁溪,遭到政府罰款並受到輿論批評,日月光公司卻認為這次事件是老天送給他們的禮物,如今日月光的永續發展已是半導體周邊產業的第一名。企業如果在參賽時環保又出紕漏,我們一定會取消它的資格。但人總有做錯的時候,不能因為闖過一次紅燈就認定他是壞人,微罪不舉嘛!鼓勵一定比法令有用。

記:您是國內永續發展的倡議者與先行者,幾乎已和永續畫上等號,從永續的觀點,您是否會培養代班人或是接班人?

簡:認知可以帶來行為的改變,我們希望透過教育尋找社會的領導人,或是找出領先群,把他們串起來。

永續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做永續,是很危險的事。所以我們要透過教育,培育大家都成為永續領導人,例如我們有一個獎是頒給傑出永續青年,當遍地開花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記:您會把永續的觀念帶進家裡嗎?

簡:家庭是推動永續最好的場域,以前在當環保署長時,為了鼓勵大家做好垃圾分類,環保署從荷蘭引進「外星寶寶」,四種顏色的外星寶寶分別吃紙類、塑膠、玻璃、金屬。結果民眾不買單,百姓認為我們已經交稅了,垃圾分類是你政府該做的事。

既然大人難溝通,我們改找小朋友,請小朋友把家裡的寶特瓶帶到學校回收,小朋友回家就跟媽媽要寶特瓶,不久後媽媽也習慣把空寶特瓶交給子女處理,等於一次教會兩代,從此回收和分類就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我在家就是生活簡單化,延長物品的生命,不多買。現在除了理髮,幾乎不太花錢,也不太吃大魚大肉,食衣住行都崇尚簡約,這就是Behavior Change (行為改變)。

不過,偶爾和家人吃個大餐還是可以的,總不能一點生活樂趣都沒有,其實現在一些餐廳的大餐也在簡化,不會一上就是十多道菜。

記:您如何養生?做到個人永續。

簡:很多人說我身材和外型上沒什麼改變,養生和環境保護有相同的概念,養生其實就是體內環保,以前年輕時我會固定去游泳和騎馬,現在每天一早在住家附近的小公園走路,而且持之以恆,即使下雨天我也打傘去走,每天大約走上一萬步。(簡又新並點開手機APP,顯示出他這一周平均每天走了9914步,證明他真的有天天健走)

記:您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談談對台灣能源政策有什麼看法?

簡:我一直在關心國內的能源議題,過去七年一直有對這方面進行分析(按: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7月22日公布最新民調,逾六成民眾支持以「核電」作為2050淨零因應策略,較去年增加5.7個百分點,更有逾半民眾認為應啟動核四、近五成民眾支持核三延役)。政府一方面領導全國的淨零轉型,國內卻有一半的碳排放是來自政府,而且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都有份。

這些碳排大戶包括台電、中油、中鋼等國營事業,其次是中研院和工研院這些研究單位,再來就是公立大學,大學實驗室的燈幾乎沒在關,耗電驚人。政府光叫別人減碳,政府自己有沒有按照減碳目標去做?

政府是最大的消費者和採購者,如果有心減碳,現在立刻就可以做,例如採購電動車,現在就可以,這麼多公共建設,也應該比照綠建築的標準。

台灣能源問題牽涉到經濟、社會、環保等面向,你(政府)要告訴我未來10年的經濟政策,才有相對的能源政策。台灣的地緣政治複雜多變,政府必須確保能源的穩定及安全存量。

現在用電因為有政府對全民補貼,導致「用得愈多,賺得愈多」,例如小老百姓用電,每期電費少個400元,就覺得賺到了, 但台積電這種科技大廠,用大量的電力,生產晶片後賣到國外,光電費就賺了(省了)4億,這不符合公平正義。

至於台灣該用什麼電,不能用什麼電,繼續爭下去就爭不完了,還是應該遵照經濟發展、環境永續、公平正義三個原則,找出最適的答案。


記:本屆的亞太永續博覽會和前兩屆有何不同?

簡:永續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舉辦永續博覽會的目的在將永續具象化,讓看過的人知道「哦 !原來永續是這樣幹的」。今年有150多家企業、450個攤位,其中有大學、醫院、公司企業,光是統一超商就設了28個攤位,展現統一企業的永續軟實力。我們不僅研究世界各國怎麼做永續,也把台灣的永續展示給世界看。

依據道瓊永續指數排名,台灣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贏過英法德等先進國家,這就是台灣最新的軟實力。台灣企業的永續軟實力,在博覽會中可以充分看到。

 


參考資料: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152237

  1. 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