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植樹造林為我國受企業歡迎之實踐企業永續的策略之一,但細究植樹造林的效用與企業佈局,有何成功訣竅或未盡之處?而全球永續發展潛勢對於植樹造林行動又是如何看待呢?「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研習系列課程」於1月11日(三)、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TAISE) 的永續發展會議室舉行的第二次課程即針對植樹造林、碳匯以及碳權等主題進行分享。此系列課程由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 (TCCS) 、台灣淨零行動聯盟 (TANZE) 以及台灣淨零排放協會 (ATNZE) 規劃專屬會員企業之課程,期能提升會員企業永續競爭力,一同邁向淨零之路。本場課程由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致詞影片開場,並由顧洋執行長主持本場活動。
首位講者為臺大實驗林管理處長蔡明哲教授分享永續林業相關內容以及臺大實驗林的新使命。蔡教授首先以今日的主角-森林-的功能來開場,說明森林比較廣為人知的經濟面向(伐林製成木製品)其實只佔25%,有75%都是較易被忽略的生態(生物多樣性)與社會效益(休憩旅遊)面向。無論是哪一種面向,其實都和永續發展息息相關。而企業最在意的是森林可以儲存碳,也就是有碳匯(carbon sink) 的功能。森林碳匯的增加有三種途徑:首先是增加森林面積-通過新植造林來增加儲存的碳量。再來是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因為當樹生長趨緩時,碳匯功能會減緩,所以適度的疏伐可以促使樹木生長,反而可以增加儲存量。最後是提高國產材利用-其中收穫林產品 (HWP) 是利用砍伐下來的木材製成各種材料,也由於碳儲存在於這些材料當中,讓木製品成為一種負碳材料。這三種增加森林碳匯的途徑都有可以與企業合作的空間,目前也已經有協助企業設計的方案在執行中。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翁儷芯組長則分享臺灣目前林業現況以及規劃建置中的ESG媒合平台。翁組長表示,台灣森林覆蓋率為60.7%,總面積達219.7萬公頃。這裡面儲存的碳有七億五千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CO2e),每年可以移除大氣中約兩千一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我國總碳排放量的7.3%。林務局希望藉由推動一系列專案,包含混農林業與都市林營造計劃等來進一步提升私有土地的森林碳匯。另外竹子因為生長快速,所以有絕佳的碳匯功能。林務局也希望藉由啟用「新興竹產業振興計畫」增加種竹土地以利用竹子的碳匯能力。翁組長最後介紹林務局正規劃建立的一個線上媒合平台以及平台的作業流程,希望在國有林地、私有地主和企業之間搭起對接橋梁,視企業需求量身訂做合作契約取得碳權抵換,並由林務局核發ESG憑證。森林碳匯不只是碳中和的必要手段,更有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國土保安等多元生態系服務效益,是實踐ESG最佳途徑。
而企業最關心的非歐盟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莫屬,相關問題則由第三位講者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特聘教授提供解答。柳教授先解釋一般所謂的碳權有兩類:由國家頒布的總量管制所產生的碳排放權 (cap and trade),以及透過改善製程、提升能源效率、增加森林土地利用等產生的碳抵換權 (carbon offset)。其中碳抵換權又以造林植樹這類自然為本 (Nature-based Solutions) 的方法最令企業趨之若鶩,因為造林不只吸收碳排,還帶來了莫大的生態與社會效益。然而造林植樹雖有很高的碳匯,但是碳匯並不等於碳權,其中的方法學會因為國家的地理環境及樹種而有所不同,因此必須要建立「區域化」適用臺灣的碳抵換權計算方法。柳教授也舉例美國USDA或是英國WCC都有提供碳權媒合平台甚至是保價收購,也非常期待政府建立的碳權媒合平台,取代臺灣目前良莠不齊的私下交易市場。
課程末段的討論部分反應熱烈,三位講者與主持人顧洋執行長也針對學員提問一一解答。過程中提到臺灣於日治時期的三大林場在未來的運用方式、木質建材在臺灣的適用性、使用生質燃料的零碳火力發電、以及相關查驗機構對森林碳權的審議問題等。本次課程相當精彩,下一場次的「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研習系列課程」活動訂於2023年2月22日舉辦,邀請到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吳道揆執行長、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李宜樺董事長,以及元大投信董事長暨投信投顧公會劉宗聖理事長,主題聚焦「歐盟永續金融規範 (SFDR) 與影響力投資」,歡迎會員企業與社會大眾報名參與。
- 照片集錦
圖一、TAISE顧洋執行長(前排左三)、課程講者林務局翁儷芯組長(前排左二)、臺大實驗林管理處長蔡明哲教授(前排右一)、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前排右二)以及所有學員合影。
圖二、臺大實驗林管理處長蔡明哲教授說明何為永續林業以及臺大實驗林的使命。
圖三、林務局翁儷芯組長簡介臺灣的林業現況以及規畫建置中的ESG媒合平台。
圖四、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為學員講解取得森林碳權的方法與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