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台灣永續大學論壇:從教育出發 大學驅動社會永續前行

2023年5月5日

落實大學永續發展,驅動社會前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 4月19日舉辦「台灣永續大學論壇」,搭建交流舞台。各與會大學都提到,大學面臨很大的挑戰,但也背負重要責任,承諾共同推動淨零排放、接軌國際願景,以永續治理為大學永續發展的核心,善盡社會責任,發揮影響力。

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回顧,有感大學在社會永續發展中扮演的關鍵地位,基金會2017年開始深入各校推廣永續理念和行動,從國立臺北大學出發,到目前已經與51所大學簽署永續發展合作備忘錄或倡議書,所屬學生總數超過全臺半數以上;而在國際永續評比帶動下,各校也都積極投入永續發展,清大更率先設立校級永續長,可見大學已經逐漸正視永續的責任。他提到,迎接社會永續轉型,大學面臨很大的挑戰,也背負重要的責任。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分析,教學研究、行政治理、人與社會、以及環境與氣候,都是永續大學重要發展課題。其中在教育方面,因應時代轉型,許多傳統學科內涵需要調整,而在淨零排放等要求下,大學本身的營運、環境管理更需要改變。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出席論壇,強調為了回應聯合國和台灣永續發展目標,教育部特別鼓勵各大專院校從學校營運連結永續目標,並進一步發表永續報告。而在中小學方面,也長期推動各項環境教育方案,盼望從環境教育開始扎根,培育更多永續人才。後續更期待持續與基金會合作,進而提升國人專業意識。

長期關注國際永續發展趨勢與行動,成功大學前校長、特聘教授蘇慧貞認為,大學深耕永續發展除了個別學校作為,更是透過「多元協作的永續實踐」展現影響力的機會。她舉例,永續金融、淨零碳排等當今最熱門的議題,大學都可積極參與,帶動創新發展與公私協力,甚至貢獻國際社群。對此,她任內領先各校,首創將聯合國發展目標(SDGs)結合學校中長程發展目標,整合校園各角落中參與社會各面向的社群資源,同時率領參與國際永續網絡,和全世界對話。「最重要的是忘記所有原來領域的框架,帶來永續創新。」

回顧「清華永續,一七(一起)執行」的歷程,清華大學副永續長林福仁也強調跨域與合作的重要。從喚起師生覺知出發,逐步建構具有行動力的領導結構,設立校級和各單位「永續長」定期交流會議和執行辦公室,常態性持續運作,協助教師增能並鼓勵跨學術領域合作,讓永續成為共同語言,內化為清華的知與行。實際作為上,清大設立永續資訊平台,融入校務行政,成為校園的日常,也推動校園生活創新實驗室、選拔學生永續大使,與各夥伴連結,共創永續價值。促進各大學深入交流學習,論壇安排永續標竿大學分享各自特色作法,吸引實體與線上850人參與,還有韓國學者全程與會,取經臺灣各大學推動永續經驗,尋求後續更多交流互動。

圖一、中鼎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林道通(左一)、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永續長 林福仁(左二)、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 蘇慧貞(左三)、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左四)、教育部政務次長 劉孟奇(右三)、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周燦德(右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郭財吉(右一)

永續大學發展實踐與成果之一

以「追求真理、服務人群」校園精神為永續願景,臺北大學規劃健全大學治理、落實環境永續、發揮社會影響力、深化永續教育、精進永續研究、連結國際網路與結合校友資源等七大策略,今年二月正式成立校級一級單位「永續辦公室」,整合校內資源,並透過臺北聯合大學系統,串聯系統各校擴大力量。

實際作為上,在永續教育面向,整合校內課程與學生活動,訂定每年四到五月為「永續月」,帶動師生和社區民眾建立永續意識和行動;而在環境部分,一方面全面盤點溫室氣體排放情形、同時進行校園樹種盤查以掌握自然碳匯資訊,配合其他治理策略,目標2040年達到校園碳中和里程碑。

 

圖二、國立臺北大學副校長兼永續辦公室主任 陳達新

永續大學發展實踐與成果之二

落實在地大學的責任,積極與在地社區共生共榮,暨南國際大學以「成為地方的智庫」為己任。學校成立水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將社會實踐DNA融入校務發展治理系統,扮演與地方公共社群議題的探討平台,同時設置相關系所和學院,回應地方需求,協力鄉鎮推動地方創生與文化復振,獲得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暨大定義自己是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者、社區營造的領航者、社會關懷的服務者、友善環境的行動者,更是永續發展的教育者。結合教育內容培養永續人才,並打造校園成為不同族群與生物友善空間,獲得環境教育認證場域。擴大社會影響力,暨大也輔導學生前進印尼峇里島、柬埔寨服務,協力改善國際偏鄉飲用水系統。

 

圖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 胡秀華

永續大學發展實踐與成果之三

從2018年建立知能和合作機制,到2023年激發特色量能並擴散成效影響力,雲林科技大學持續將永續精神融入學校願景和目標與策略,整合校層級的永續溝通平台,獲頒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面臨大環境挑戰,雲科大著重教學研究對接地方場域與科技應用發展,同時厚實產學基礎研究、協助產業加值創新,進而籌組國際團隊,藉由教育與知識力量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永續性。

學生從入學前就要先學習永續目標數位課程,在務實致用與產業鍊結的技職教育價值基礎上,由教師帶領發揮專業研發能量,具體輔助地方食品廠發展循環經濟、傳統養雞產業升級、協助區域防災應變,再連結國際夥伴,激盪環境社會創新方案,共創韌性未來。

 

圖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 方國定

 

 

圖五、現場來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