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食用海鮮有比肉類環保嗎?

2023年4月26日

在倡議氣候永續行動的選項中,改變飲食習慣成為人們減碳的方法之一,而改吃素或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能夠大幅減少飲食背後的碳排,因為在飼養動物期間總免不了產生較種植植物多的溫室氣體,那麼改吃排出較少二氧化碳的海鮮會比較環保嗎?事實上,計算海鮮的碳足跡恐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各種肉類的溫室氣體排放排名

根據計算許多食物碳足跡的統計中,我們可以得知羊和牛為碳排放最高的種類,因為他們都是反芻動物,食物在腸道發酵時會產生比二氧化碳鎖著更多熱能的甲烷,此外為了放養牛隻大幅砍伐林地造成的生態影響是造成其總碳排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飼養家禽如雞、火雞等則是相較豬、牛、羊更減碳的選擇。碳排最低的肉類則為魚類,但此碳排計算僅建立在魚釣捕獲的情況下。

海鮮碳排好計算嗎?想吃海鮮該如何挑選?

現代人選購食物時多會在意碳足跡多寡,然而海鮮碳足跡難以估算,就遠洋漁業而言,除了漁船直接排放的碳排,還要計算船上冷凍設備、餌料生產的碳排以及捕撈方式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等;而養殖漁業的碳足跡總量也取決於業者經營方式、養殖水產種類和地點,如若養殖業者用植物性飼料取代動物性飼料,並將養殖場設置在該水產適合生長而非需要安裝加熱器的水域,便能大幅降低碳排,另外不同減碳科技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故養殖漁業的飼養方針仍須依賴當地政府的管控,如可以透過縝密規範生產履歷內容來讓消費者清楚了解水產的碳足跡及養殖過程。

所以到底要怎麼吃才能最減碳或對環境友善?

由於海鮮碳排放較難計算,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參考臺灣魚類資料庫及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發布的《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它針對台灣常見海鮮列出了幾個大原則供民眾參考挑選海鮮的建議:

  1. 選購台灣在地生產而非遠道而來的海鮮
  2. 挑選食物鏈底層的小型魚蝦貝類
  3. 不買撈捕漁法或養殖過程對環境造成嚴重衝擊的海鮮
  4. 選購有永續標章或溯源履歷的海鮮

此外,在指南中可在不同水產說明欄中看到「建議食用」、「斟酌食用」以及「避免食用」的標示,藉由詳細的說明介紹各類海鮮捕撈方式、食物鏈位置、族群特性讓民眾更了解海鮮的來源以及捕撈背後是否會大幅危害生態。

最終仍鼓勵想要徹底貫徹減碳飲食的民眾可以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因為其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遠低於任何肉類,且是個更健康和更無人道疑慮的飲食選項。

參考資料

免責聲明:

1.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